繁体版 简体版
400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29章,第四次战役咋打成这样了

上火车从莫斯科回国前,唐华看到的最后一条重要新闻不是个好消息。

保罗·罗伯逊被捕了,罪名是颠覆倾向,他的那张包含反战歌曲的唱片被列为违禁出版物。

20世纪上半叶top5的中/低音歌手、黑人歌唱家、聂耳和田汉的挚友,显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次的唱片一发行,麦卡锡一查过往记录,得,估计是共谍,先抓起来再说。

掐指一算,麦卡锡还要过将近4年才会被参议院弹劾,再有6年多才嗝屁,麦卡锡主义这才烟消云散。

罗伯逊被保释出来,什么时候出庭还不知道。没出这档事之前,罗伯逊就被禁止离开美国,现在取保候审也是不能离开美国,倒也是差不多。

此次由于朝鲜惨败而爆发的美国国内反战运动,在19个城市引发了警察镇压,这在麦卡锡主义盛行、全美政治高压的状态下是十分稀奇的。历史上第二次战役的失败可没有这么大震动。

反战运动还让麦卡锡主义和反麦卡锡主义的两派人都加大了火力,用更大的嗓门攻击另一方。这让未来美国内政走向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性中有一点是确定的:加大火力向政敌狂轰滥炸,通常意味着对决会更快地水落石出。

反战唱片被禁止再出售……无所谓,之前已经卖出去几十万张了。而且,磁带录音/播放机应该快推出市场了,这东西和唱片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磁带可以复制(不畏惧版权官司的话)。

总之,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但愿人没事。……其他一切顺其自然发展。

……

“我们认为,此时正是结束朝鲜战争的‘心理时机’。”

记者招待会上,白金汉宫发言人回答法新社记者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全场骚动。

“英国主张,联合国军在抵达三八线后停止推进,以谋求同中国和朝鲜通过谈判解决朝鲜问题,甚至在必要时会可以对中朝作一些让步。”

“发言人先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会在朝鲜停止推进。如果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英国会如何决定自己的立场?”

法新社记者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再次越过三八线,只能导致战争的长期化,甚至扩大化。这是不符合美国和英国的根本利益的。”

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6小时,英国首相艾德礼与外交大臣莫里逊、国防大臣辛威尔进行了一次密谈。

现在在李奇微的指挥下,联合国军又慢慢恢复了攻势,再次向北推进。但辛威尔十分担心美国会再次越过三八线。在他看来,美军继去年9月之后第二次越过三八线,政治上的负面效果大于军事意义。

莫里逊的意见也持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军队的参战已经使得朝鲜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联合国军现有的部队规模,根本无法再次打到鸭绿江边占领全朝鲜。而就算再大规模增加参战兵力,打到鸭绿江边,由于中国和苏联处于同盟关系,一旦中国边界被战火波及,苏联必定会出兵参战,这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艾德礼关心的不是美国是否在朝鲜吃瘪,他更关心的是欧洲。如果美国在朝鲜打得越来越大,对欧洲就无暇顾及,这有可能使欧洲陷入更大的危机。

当然,美国立即从朝鲜干干净净地脱身也不符合英国的利益。美国如果在远东一点负担都没有,那么美国的军事力量在把欧洲防务扛起来的同时,还有余力在全世界到处搞事,那说不定英国的哪块老祖宗的殖民地又被美国抢了。

所以艾德礼向美国喊话,建议联合国军在三八线停住。这样就可以把美国在朝鲜留下恰到好处的兵力,既给欧洲留下了还算够用的美军机动力量,又不会让美国在世界各地太强势。

……

在英国公开反对美国越过三八线时,1951年3月,美国高层也就此事进行争论。

其实美国自己也明白,不能因朝鲜战争规模无限扩大而引发世界大战。现在的美军已不是1945年的美军了,当时美国陆军有89个师,现在只有23个师,其中13个还是朝鲜战争爆发后重新组建起来的。

一旦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要在欧洲阻挡苏联的钢铁洪流,至少要美国部署60个师到欧洲,这得扩充多少部队,在1951年根本办不到。况且现在在朝鲜,李奇微虽然恢复了攻势,但但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按现在这个速度推进到中朝边境线,怕是得好几年以后了。

杜鲁门觉得朝鲜战争迟早双方要就地谈和,他授意国务卿艾奇逊,修改去年9月底国会发布的公文,放弃占领全朝鲜的作战目标。

但杜鲁门的封疆大吏和前线大将各有各的想法。

首先提出自己看法的是李奇微。李奇微向华盛顿发报说了自己的看法:三八线是随手划出来的一条线,既不是山脉也不是河流之类的天然地理分界。不但如此,朝鲜半岛西段的三八线左右,军事地形极差,既不能攻也不能守。李奇微在三八线稍北边一点划了一条线,

起名叫“堪萨斯线”,认为这条线好,占住这个地方,就可以用很小的兵力成本建立防守态势,然后谈和也好,积蓄力量再次进攻也好,都可以以堪萨斯线为基准点。

参联会也出来与杜鲁门抬杠,认为联合国军不应该被三八线或什么堪萨斯线限制住,要由前线指挥官临机决定。

麦克阿瑟则还是中二病发作的状态,在参联会那群杠精的鼓舞下,麦克阿瑟在3月22日给李奇微发电报:“我现在的打算是继续目前的作战方式,向三八线以北推进,直到你的后勤无法支持这么远的输送距离为止。”

两天之后,3月24日,麦克阿瑟干脆又从东京飞到了朝鲜视察,然后发表声明:“关于三八线的地位,以前我们就彻底地讨论过,现在没有必要再做进一步的评论了。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可以随心所欲地越过它,而双方的地面部队过去也都是这样做的。”

……

“社会主义军事制度,采用国防委员会——国防部——总参谋部的三级管理,在苏联是经过历次战争考验的。在作战指挥上,总参谋部是管理作战的指挥部门,而不是首长咨询部,更不是日常事务管理部。”

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什捷缅科率领的苏军总参谋部考察团结束了在朝鲜的工作,顺访北京并参观解放军总参谋部。

什捷缅科此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打过三八线的作战计划,就是什捷缅科帮金日成拟定的。可人民军打着打着就歪了,不按什捷缅科的计划走,最后输得一塌糊涂,这让什捷缅科也尴尬不已。1950年底,志愿军在朝鲜把战局扳了回来,击溃第8集团军,美步2师自师长起全部放下武器投降,这等战果自然引起了苏联高层的注意。志愿军比二战时的德军还厉害,德军整个二战就没消灭过一个完整的美军师,在阿登森林差一点点就做到了,但最后还是未能如愿,反倒被美军一顿反击亏掉老本。

斯大林就让苏军派了总参谋部考察团,先去朝鲜实地考察战场,再去战俘营瞅瞅沃克和凯泽·劳伦斯,再到北京总参参观考察。

不过,到了北京,什捷缅科一点也不客气,开始指出现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不专业”之处。

“在我看来,现在你们军队的总参是一个勤杂事务管理部,只有中南海里的那个战情中心,才有一点总参谋部作战部的样子。”什捷缅科说。

“嗯……”聂帅沉吟片刻,没有马上回答。

苏军建军起就频繁经历战争,且都是工业化的战争,较早意识到了总参谋部的作用,因此在中央一级上很早就开始净化总参谋部,明确作战职责,将行政职责交由其他的部门执行。从这一点上看,苏联的总部机关比较细分,管理专业性更强。对于苏联而言,重要的不是中央的指挥分割,而在于总参谋部指挥的是兼具指挥和行政职能的军区。

徐帅是总参谋长,聂帅是副总参谋长,因为徐帅现在经常要到医院报道,一报道就躺半个月起,聂帅经常是代总参谋长之职。

现在的总参大院不指挥作战,战情中心具备指挥职能,聂帅也是知道的。

其实这也是我军独有的一个传统。主席的军事才能比斯大林强得多,斯大林只负责下作战决心和赋予苏军作战意志,而主席还能把握战役级的宏观军事调动。中央如此,各野战军/分局也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多调整为分局书记即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之一甚至是军事主官。

至于为什么中南海里出现了一个战情中心……好像也是主席的要求。在主席的要求下,总参通信部把50中心线路接了过去,各种电台依次接入,让战情中心成了朝鲜战场信息网络在北京的主信息节点。

信息网络和主信息节点的概念从哪来的?聂帅继续想。

……

“不会吧!怎么打成这样了!”

什捷缅科在总参与聂帅面对面谈话的时候,已回国好几天的唐华终于有时间来看第四次战役的进展情况。

从苏联回国后,唐华觉得现在可以不用看前线的战局细节了,盯好防空导弹的部队训练,手里电子信息工业局的几个项目保持推进,这就完事。等有空拿起第四次战役的电报汇编,唐华发现,由于装备改良和作战情报单向透明,第四次战役确实没什么必要担心。但是……

这第四次战役打得和历史上差别太大了,唐华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