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00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十二章,键盘好评

艾森豪威尔和第8集团军高层、韩国高层会谈之后,花了三天时间在南朝鲜各地考察,当然,是在圈定的中国滑翔炸弹不能攻击到的安全范围内。

艾森豪威尔的考察第一站是从釜山经大邱北上,到平昌郡、横城,不能再往北走了。

朝鲜半岛东线是无穷无尽的群山,山间根本看不见什么平地,高山覆盖厚厚的皑皑白雪,开个滑雪运动会是不错,但要说宜居,这些地方无论在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都不太好活。艾森豪威尔甚至怀疑在农业时代这么多韩国人口靠什么生活,他们的粮食从哪里来?难道一辈子都只能在半饥半饱中过活吗?

最近艾森豪威尔真的读了很多东亚史、朝鲜半岛和中国的历史。他原先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热衷于向四周扩展王朝控制疆域的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在与朝鲜半岛的古王朝交战,但在世界进入工业化那一刻,中国领土的范围最终停留在鸭绿江,没去占据地理距离并不算远的朝鲜半岛。

到了朝鲜后,艾森豪威尔明白了:这并不是朝鲜民族勇悍善战,而是朝鲜半岛并不适合农耕,中国的中央王朝对不能种水稻或小麦的土地缺乏兴趣。

“听说,1951年2月,中国人在横城、原州打了一场令人惊叹的防守反击战。当时你是部队的主官吗?”

在原州,艾森豪威尔问身边的第9军参谋。

“没有,当时我甚至不在朝鲜半岛。”参谋说,“但在第8集团军和联合国军的参谋部,我们都反复研究中国军队发起的战役。”

“那时候的美国空军在朝鲜上空是完全自由的。中国的轻步兵白天不能移动,只能在雪原松林藏身,掘洞睡在零下一二十度的雪地里。夜晚才是中国军队的时段,他们只能用半个夜晚运动、半个夜晚作战。1951年2月,进入朝鲜的中国军队已经在这样的状态生活了三到四个月。连续三个月睡在雪地里、不能生火,吃进嘴里的所有食物都已冻成冰块。……究竟是什么样的军队能忍受这样的环境而不崩溃,而且还能发起防守反击战,用三次战术反击把我们打得半个月不敢恢复进攻?”

艾森豪威尔说出了自己困惑了很久的疑问。

“总统先生,这的确令我们困惑和惊讶。但是,它的确发生了。”参谋说。

“中国军队用了一个晚上实施分割包围,而我们和韩国人都没有察觉。第二天晚上,中国军队从四面发起突击,一切都结束了。2月16日早晨,我们低空飞行的侦察机甚至目击了韩国士兵溃逃的场景,成千上万的韩国士兵丢弃了手中的武器,在雪后的山坡深一脚浅一脚地逃亡,中国士兵从后面追上来,将韩国人一个一个杀死在雪地里,就像屠宰场的流水车间。”

“我们纠集援军准备反击和救援,中国人就会重新消失在群山和雪原中。我们的援军离开驻地前往另一个地方,那么第二天晚上,原先驻扎的地方必定会被中国军队洗劫一轮,食物、药品、弹药、零件、燃油,以及把守原驻地的几十名士兵都会变成中国军队的战利品。很显然,中国军队不只是拥有勇敢顽强的士兵,他们还拥有狡诈多端、战术娴熟的指挥官。”

艾森豪威尔静静地听参谋讲这场战役,用手中的望远镜眺望原州到横城的山间公路。当参谋说得差不多了,艾森豪威尔放下望远镜,评论了一句:

“这不是狡诈多端的指挥官,而更像是情报泄露。李奇微将军还是缺乏一点情报嗅觉,他应该在这时就意识到:m-209密码机需要更换了。”

……

“老李,这个键盘非常棒,超出了我的预期!仪征电器厂为新一代计算机奠定了最大的卖点啊,谢谢。”

唐华两手放在键盘上,飞快地打了几行字,动作比去年测试t52计算机的时候更顺滑了。

本来还担心t53没有太多的卖点,现在不担心了,虽然是个小零件,但是升级改进之后,计算机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真不是一点半点。

从t51开始将输入设备升级成字母+数字的键盘,当时直接借用英英文打字机的键盘。

英文打字机的键位其实也就是qwert键,但有两个地方特别蛋疼:一是键和键之间的距离很大,二是打字要很大的力道。

这都是和当时打字机内部机械的限制有关。键盘下面的机电零件尺寸大,键和键之间就得有很大空隙,要不然键盘下面的零件没地方塞。零件和弹簧做太小了不可靠,所以键就比较硬,而且键程也大。

所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专职打字机的文员无论男女,手指关节都异常粗壮,手指肚老茧明显,到40岁以后腱鞘炎指关节磨损是常见职业病。

t51和t52都是把打字机键盘拆出来单独做成计算机键盘,熬到t53总算有唐华专门设计的101/104键盘了。

老李是仪征电器厂键盘部的总工,他以前在上海的外文报社工作,职业:打字员。

老李的副手——副总工老沈,以前是打字机厂的工长。让老李当一号,意思就是键盘怎么设计,拍板的是一

号,键盘的老使用者,那自然就是怎么用着舒服怎么设计了。

“啊呀,唐部长的手速好快啊,”老李在一旁说,“差不多是专业的报社打字员的速度了。”

嗯嗯,去年打字速度还没这么快,但新键盘手感上来了,唐华就找到感觉了。“还是老李你们做的键盘用着舒服,所以我打字速度也提高了。我看看俄文键盘。”

新键盘一共有三种型号:英文键盘、俄文键盘、英俄双语键盘。英/俄文键盘每个键上有对应的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英俄双语键盘就是一个英文字母和一个俄文字母的大写。

因为俄文字母比英文多,所以俄文键盘和英俄双语键盘里,【】、;‘,还有逗号和句号键还分别兼职输入几个俄文字母。

就这么点差别。其实三种型号内构差不多一样,就是键帽得准备三种版本而已。

“唐部长,计算机键盘之后分配的任务是研制电话键盘……这个电话键盘比计算机键盘简单太多了,我和副总琢磨过一次,一个月,最多一个月,就能拿出一个样本来。”

唐华点点头:“那电话机键盘的研制可能要走在团队前头了。不过没关系,先拿出样品、改进、定型,做好量产准备,等待其他相关单位把东西拿出来。”

老李:“唐部长,那个……相关单位都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电话机为什么能用键盘……”

唐华:“相关单位可多了,一句两句话说不完。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以后我们的电话通信系统要在某些地方运用计算机技术。”

……

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研制交给了华为。

好像历史转了一圈,竟然又回到了原时间线的感觉。

华为电视机部、显示器部都进入稳定批产状态,华为在广州的研发部门没任务了。汉字点阵字模是华为派人在北京建所制作的。

那就让华为研发部门做起家的老本行——程控电话交换机。

现在国内各城市的电话系统,大城市有一些步进制交换机,小城市还有人工(肉)交换机——靠话务员拔插插头。

拿起电话,先对着话筒喊一声“喂,给我接县长马邦德”,这就是人工交换机。话务员看看面前一大块板子,嗯,写着马邦德的小孔已经被插上了一根线。话务员就回话“回黄老爷,马县长正在通话。”这就叫做占线。

黄四郎再问“马县长在和谁通话呀?”被买通了的话务员答“黄老爷,马县长在和山里的麻匪老四通话。”这就是人工交换机糟糕的安全性。

步进制交换机就可以拨号了。用户拨电话机的转盘,拨一下,交换机机房里就咔哒咔哒咔哒一下,由选择器和继电器组成的大机柜可以进行纵坐标横坐标的移动定位,随着拨号时发出的脉冲电流一步一步地改变接续位置,不用人肉操作,就可以将主叫和被叫用户间的电话线路自动接通。

一个中等城市、几千部电话的交换机机房就超过100平方米,里面摆满交换机机柜,每台机柜里面全装的是机电零件,零件的精密度堪比钢琴——讲真,比用晶体管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贵多了。

既然电子工业局早就升级成了电子信息工业局,那电话交换机技术肯定也管。

说起来至今国内还没有生产过步进制交换机,电子信息工业局下辖的工厂公司理论上具备生产步进制交换机的技术能力,但唐华并不打算设厂造这种蛋疼的交换机,又贵又不可靠,扩展容量还有限。这必须一步到位,上程控交换。在程控交换机搞出来之前,先用进口货顶着,反正建国头两三年,全国的城市还没开始急速扩张,很多城市甚至都没用完现有的旧交换机最大接入数。

……

“哦,这是军用的对讲机吧?我看志愿军战士手里拿的就是这个。”

李四光试用dj-50对讲机,按一下开关,拧拧旋钮,看起来非常满意的样子。

“我在国外用过美国的步话机,很笨重的,而且很贵。现在我们自己造出来了,而且可以拿在手上,了不得。”

唐华:“这种对讲机最开始优先供应志愿军,现在军需供应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了,以后会慢慢供应地方部门使用。你们勘探队要在山区野外长期活动,有对讲机就方便多了。”

从苏联购买的矿产勘探设备、放射检测仪器从大连海运到上海,李四光组建的勘探队成员也向上海集中,接收装备之后就出发,从上海到杭州再走浙赣线去江西。

唐华在北京见了李四光一面,不到一个月在上海又见到了李四光。勘探队这么快就组建完毕准备出发,这让唐华也佩服李部长的效率。趁着还没出发去江西,唐华弄了两大箱的对讲机给李四光,足够勘探队的每个三人小队配备一台。

“新中国成立,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下子就全迸发出来了,国家建设进展飞快,我们地质人可不能拖后腿,”李四光还没舍得放下手里的dj-50,“中国那么大,地下的矿藏一定要快点找出来,供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唐华:“

李部长,您在最近的会议上提到了新华夏构造体系,那篇会议论文我看了。”

“唐部长你还真是什么论文都看那……是的,三个沉降带和三个隆起带的体系,从三几年开始我和黄汲清分别建立了一些理论,到现在也差不多成型了。但在一些地区还缺更详细的勘探资料,地质部应该能在今年完成新一轮调查,那时候数据就更充实了。其实这次去江西,勘探铀矿的数据也能补充一部分这个构造体系的数据基础。”

唐华:“那就多辛苦李部长了。”

“我们搞地质的,这些都是常态,就当是野外旅游吧。”李四光说,“骑着马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走,一天两天,好几天都还没走出一种地形区,那时候就能体会到国家到底有多大。”

唐华注意力却转移到了另外的地方。“什么?李部长,你都六十四岁了,去野外勘探就去吧,可还要骑马?”

……

“荣老板吗?”从家里一楼客厅上到二楼,唐华拿起电话拨号,“……是这样的,听说你收了一辆路虎?借我用用。”

“这位是李四光先生,地质部部长。”

“李部长您好。”荣益仁将自家的路虎series 1开到唐华楼下,进来就见到了在客厅聊天的唐华和李四光。

“李部长是老同盟会骨干,武昌起义时就是湖北军政府的实业部长,伯明翰大学博士,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唐华说,“在科学界和政界可都是元老级人物,现在做了部长还事事亲力亲为,过两天就带队去江西勘探。李部长六十多了,骑马太折腾人,所以问你借个越野性能好点的车。”

“车这种小东西,就不要说借了。不用还。”荣益仁说,“这路虎虽然马力和美国吉普差不多,但座位舒服得多,李部长年龄大了,这车的确合适。”

唐华:“还是得算借。这样,过两个月我从香港搞两辆路虎回来还给你。李部长不用爱惜这车,有路没路都让司机直接冲,总之能少走路就少走。”

买两辆,一辆还给荣益仁,一辆唐华自己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