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00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二十一章,攒个小高炉吧

1951年1月,唐华定下激光二组是通信组,由赵老师担任组长,又表示参加第二组的研究生是硕士-博士连读。

这意思就是激光通信这个领域,三年可能突破不了,做好研究6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

此后的发展,似乎在证明开发导线激光传输通信技术真的不容易。1951年12月,周光召利用在大气中传输的激光进行了首次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二进制数据通信,然后就卡在这一步。

转眼之间就1953年10月,已经过去两年零10个月了。

硕士念三年。超过三年……看来真的要读博士?

现在激光二组理论研究齐备,原理验证(用大气传输的方式)也做了。专用激光器、调制解调系统、计算机数据接入器件都做了或者有谱了。唯独光纤不好做。

唐华的论文里指出超高纯度的玻璃应该可以具有极低的损耗率,但这论文发表的时候,中国连双筒望远镜都不能制造——长春光学仪器厂还是一片工地。

给长春光学仪器厂的计划书里面,超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应该是在1954年年中首次冶炼出炉,现在被提前了半年多。

所以赵忠尧和周光召的惊喜应该归功于长春光学仪器厂的干部和工人,他们不负众望,按时完成了工厂基建,在工厂开始运转后兵分两路,一路人制造光学镜头和望远镜,不断磨炼加工工艺;另一路人琢磨各种配方的玻璃,其中也包括冶炼超高纯度的石英玻璃。

“三块玻璃都是从这一炉里面出来的,”赵忠尧拿着测量仪器,“第一块测得的损耗率是21.10db每公里,第二个块是21.13db每公里,第三个块是21.09db每公里。已经很接近唐部长的预测了。”

周光召:“唐部长说的是99.998%纯度时,玻璃纤维的损耗率将会降低到20db每公里。我觉得,没有达到20db每公里的损耗率应该是因为纯度有误差。要不要让工人再炼一炉?”

赵忠尧:“炼制一炉超高纯度石英玻璃要重复几十次提纯工艺,等不及了,就用这大半炉拉线试试。准备做玻璃管。”

……

光纤的制造,从直径约乒乓球大小的玻璃管开始。

两根玻璃管,一根是高折射率超高纯度的石英玻璃,这是光纤的纤芯材料。另一根玻璃管由低折射率玻璃材质构成,这是光纤的包层。内外层折射率有差别,这样激光在纤芯内传输时就形成全反射,沿着一条折线向前传输。

玻璃厂工人将玻璃管放在氢氟酸稀溶液中洗涤,去除玻璃表面可能存在的油污等杂质。

彻底清洁后,赵忠尧和周光召把两根玻璃管固定在一台由车床改成的试验台上,玻璃管孔对孔慢慢接近。两根玻璃管对上的地方正好是氢氧焰的喷口,点火之后玻璃管对上的地方就烧软了,最后两根管变成了一根。

然后再气体注入,反应出薄膜,热加工,管子坍塌从空心管变成实心管。

“我们这实验室小作坊半天才能烧拉出一卷光纤,以后要大规模生产该怎么办?”周光召问。

赵忠尧:“大规模生产还远着呢。但是重工业部已经在规划一个专门的工厂来制造这个东西了。”

玻璃管被竖直吊起来,缓缓插入一个炉温足有2000摄氏度的炉子里。

玻璃管软化、玻璃液下滴。0.5毫米的光纤被拉出来,赵忠尧叹了口气:“还是想办法搞0.2到0.3毫米的吧,0.5毫米的不好弯折。”

王大衍:“往细了做,两种玻璃的成分容易出现断层。”

玻璃管拉成玻璃丝。这玻璃管子的管心是纤芯材料,外管是包层材料,拉丝的时候工艺不好,可能玻璃丝有某一段就只含有其中一种材料。如果某一段只有包层没有纤芯材料,光传输到这里就断了(损耗率急剧增加)。如果反过来,只有纤芯材料没有包层,那这一段就会漏光,结果也是损耗率急剧增加。

赵忠尧:“咱们现在是半手工试验阶段,设备可以微调,容易呲的地方可以手动订正。光召!光召你去哪里?”

周光召肩膀扛着一卷刚才拉出来的不太好弯折的光纤,就像是挎了一个游泳圈:“赵老师,您继续做0.3毫米光纤,我先用这一卷光纤试试连接计算机通信。”

……

赵忠尧打算重起炉灶,试做0.3毫米光纤,这又得从拼接玻璃管开始做起。

忙活到第二天,0.3毫米的细丝拉出来了。手感果然柔和了很多。

“理论直径是0.3毫米,实测的直径最小处是0.282毫米,直径最大处是0.330毫米……就这样吧。”

看赵忠尧拉出了第一批0.3毫米玻璃丝,王大衍问:“验证验证?”

赵忠尧:“大衍,关灯。”

实验室面积很大,关灯之后只剩一面墙上的两扇窗户采光,顿时昏暗下来。

现在拉出来的0.3毫米光纤已被集成了长12米的线,19根光纤并列成一股。

乱了。

“你刚才说的全国产化,其实还漏了一个,”唐华说,“汽车。”

鲁达:“钢厂地址距离最近的火车站3.2公里,现在配备了10台载重汽车。如果未来其他的钢厂距离铁路更远,那所需的汽车要相应增多。这个如果没有汽车的话……”

唐华:“我只是提醒汽车的问题,如果建设其他钢厂,汽车是必备的,不考虑代用品。用大车和手推车耗费的人力太多了,而且影响高炉运转效率。现在这个高炉的寿命是多少?”

鲁达:“一年到一年半。”

“试一试用炭捣炉衬提高寿命。这个高炉做到了风机并联,这是不错的,接下来琢磨琢磨多嘴燃烧和蒸汽清灰。现在入炉矿石品位30%~40%?”

“是啊,最近一个月用的是32%的。40%及以上的优先供应大钢铁厂。河北地区正在给这种小钢厂建立一个中央选矿厂,提高入炉铁矿石品位。”

唐华现在觉得还是有必要搞小型钢铁厂。

苏联援助的现代化钢铁厂设计年产量至少80万吨,多的到了250万吨,但这些骨干企业生产出来的钢铁都被安排好了,要么供应重型装备生产,要么供应汽车、船舶生产,要么供应特种设备和武器装备生产的精炼高炉。

相比之下,最大众化的廉价钢铁其实偏少。比如建筑用的钢筋、螺纹钢。

在未来这种大众钢材会出现缺口,搞得全国的基建单位都发疯,到处找人托关系买建筑钢材。

毕竟苏联援助的工业是我们贷款买回来的,为了省钱,所有厂的规模都是一个严密计算过的体系,只为支柱产业而规划,比如这里需要多少特钢,那就建一个特钢厂,再根据特钢厂的产能配一个钢铁厂。

“现在钢铁工业局还可以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你们继续完善和改进这个样板钢铁厂。一年之后,技术状态封存,样板厂就会成为真正的样板厂,在全国各地的三四线城市逐渐建一批。”唐华说,“基本的要求有两条:一,生产出来的钢材和铁料质量必须完全合格;二、综合计算成本,不超过大型钢铁企业的120%。接下来一年,所有的改进都围绕如何达到这两点要求而做,而且在达标的基础上,要做得尽量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