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00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六十六章,给全国人民照张相

“北京计算机所现在的业务真是五花八门,说是计算机所,其实搞过密码机,搞过电视机电路板,搞过显示器,各种各样的工厂,汽车,坦克,现在又加上了一条:还做照相机。”

张爵把一堆盒装的或者散装的零件摆在实验室的桌上,最后拿上来的是一个大匣子。

“不止吧,你们还在中关村一小和中关村二小开计算机兴趣小组的课。”唐华回道。

“离得近嘛。”

还真是离得近……

中关村的这两所小学不但离北京计算机所和北京通信电子所近,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量子物理学会、数学所、生物化学所……都很近。

想想,学校快放学的时候,家长来接娃,在教室外听了几分钟,下课就逮住教师:“你们的这堂数学课的内容啊,其实应该这样讲……算了算了,周末来找我,我来告诉你从初等数论的角度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

于是数学老师就被华罗庚训练了几个月。

……

唐华先打开大匣子,一台好几公斤重的粗笨玩意露了出来。

“唐部长,这个东西该叫什么,手持式电子照相机?”

唐华:“手持式就不用强调了,电子照相机?还是叫数字照相机……数码照相机吧,简称数码相机。”

张爵:“但是这东西没点手劲,还真没法长时间手持。……不过也对,未来会减重的。”

1975年,柯达公司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史蒂芬·塞尚制成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塞尚发明的玩意虽然又大又笨,拍摄出的照片清晰度还远比不上胶卷相机,但他在研制完成这东西之后写了一份报告,认为照相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数码成像和数字存储,最终取代胶卷相机。

柯达公司高层大惊失色,立刻把塞尚发明的这玩意儿雪藏了,以防自己的胶卷业务遭受毁灭性打击,直到1981年索尼“再次发明”数码相机。

再后来,柯达破产了。

……

唐华手里的这台数码相机重3.9公斤,和一支55式自动步枪差不多,的确得要点手劲,端着的时间太长了手都发酸。

上面的镜头和取景框能让人看出来这是一台照相机,但在照相机的镜头下面还有一个大方盒,里面三分之一是电池,另外就是承载芯片、内存和其他电路的主板、一套数字式磁带备份系统。

这不是计算机数据备份用的磁带机,那个太大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用的是录音机的小盒磁带。

“现在这照相机用了16节5号电池,确实有点太重了,简单地把五号电池替换成专用的镍氢电池,或者更高级一点,用锂电池,就可以减重不少。”张爵说。

唐华:“数码相机要变成消费品还远着呢,我们就是先做个样机测试一下。”

三年前的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就装了数码成像系统,150x150的ccd。去年发射的高分一号a,ccd像素数增加到了720x720,今年要发射的高分一号b星已经制造完成,ccd是1024x1024。

这第一台手持式数码相机,像素数是150x150。

卫星ccd那都是从生产线出来的上千片芯片里挑出几片无瑕疵的,数码相机可不敢这么奢侈。算来算去,最成熟的、成品率较高的ccd,是用5微米工艺光刻机生产的老型号。

ccd成像图像是8位灰度图,也就是只能拍黑白照片。快门时间1/20秒,拍照后图像先存储在ram中,然后由磁带机写入磁带,写入过程需要30秒。

唐华端起相机“咔嚓”拍了一张窗外景物,这数码相机没有液晶屏,看不到自己拍到了啥,只是后面的面板有一个小灯亮了,表示ram的四个图像数据暂存位有一个被占用。

然后照相机上的磁带嘶嘶地转动起来,这是在把图像信息写入进去。图像写入到磁带后,面板的小灯由红变绿,表示备份过了,可以按按钮删除清空,也可以暂时先留着。

操作还可以简单一点,唐华用数据线直接把相机和计算机相连,这样拍下来的照片可以存储到计算机硬盘里。

唐华:“5微米光刻机生产的ccd,还是可以做得比150x150更高一点,对吧?”

张爵:“可以做到300x200像素,而且有很高的成品率。5微米工艺的极限应该是480x320,但是这可能得做面积较大的ccd芯片。”

唐华:“300x200就很好,或者说200x300。就按这个投入批量生产。”

张爵:“啊?刚说是试验样机,这就要量产了?”

唐华:“最简单的定焦镜头,取消磁带机系统,电池……电池舱留着,但是主要是外接蓄电池供电。”

“照相机直接和一台计算机相连,计算机就xs系列机,但是一定要带个硬盘,或者是硬盘+磁带备份机。照相机、计算机,这俩组合成一个系统,然后把它安放到一辆吉普

个白天,把地面都浇透了。

看气象信息,不只是北京,降雨是覆盖整个华北平原的普遍降水。还是那句老话,春雨贵于油。冬小麦开春靠融雪生长出新芽,三四月有那么两三场春雨,麦苗就能继续保持生长。

再到夏季,雨热同季的中原地区就会高温同时伴随降水,如果是完全没有水利设施的望天田,这就是一个正常的能够收获庄稼的年景。

对于长江流域,1962年的春天是惯常的梅雨。4月8日,在蒙蒙小雨中,“江苏”号巡洋舰离开江南造船厂的码头,开始自己的第一次试航。

早两天前,上海市民就通过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知道了中国的万吨巡洋舰要出海试航。8号星期天,黄浦江边聚集的人群怕是有上万。

“看,银灰色的军舰。”江边,一位母亲指着军舰,教三四岁的儿子辨认军舰和民船。

“那是军舰,彩色的军舰。”

“不是彩色的军舰,是……”母亲突然语塞。

这艘大军舰……说它是彩色的,好像也没错……

高高的宝塔状舰桥全部用红蓝相间的彩条帆布盖了个严严实实,这是前舰桥,后舰桥也是同样的待遇。主炮塔、6管30毫米近防炮的炮塔也是同样的红蓝彩条帆布。

如果这时候有一架飞机从“江苏”号的头顶飞过,飞行员还能发现,“江苏”号前后甲板的61单元垂直发射装置也用彩条帆布盖住了。

去年“江苏”下水开始舾装,没多久船厂工人就反映,从黄浦江上路过的船总是有好多船员在围观,工人还发现有的外国货船,船员拿着个照相机在拍摄。

江南造船厂马上行动起来,在市场上买了最便宜的工地用彩条帆布,把军舰上该遮住的地方全部遮住。

所以,小孩说这是一艘彩色的军舰,好像也没错。除了舷侧,上层建筑全被帆布装点得花花绿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