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00TXT > 古代言情 > 河山皆安 > 第105章

沈明安攥着手中的纸,颇有些神思不属,“嗯,我自己再看看,今日麻烦你了。”

“几年前吴季同的案卷卷宗在靠门口的那个架子上,找找应该能找到。”卫博然临走前像是还想对沈明安说些什么,犹豫片刻后却没出声,抬脚往外走了。

找卷宗花了太多时间,现在已经过了午时,外面的雨雪渐渐大了起来,卷宗阁的门半掩着,风卷着湿气从外面往里chuī,沈明安手脚发冷,有些不适。

他走到门旁的木架边上,视线从一排排木架上扫过去,在最顶上那层看到了几年前审理吴季同案子的卷宗,他抬手去拿,还没触到,腹中的孩子就蹬了他几脚,动得很是频繁,沈明安手伸到一半,忽地抓在木架的隔板上,手背上青筋突起,额头抵在小臂上,疼得不住喘息。

他把手掌放在腹上安抚,“别动,听话些。”

像是能听懂沈明安的话似的,几息之后,腹中的孩子真的渐渐安分了下来,没再乱动了。

沈明安缓了片刻,踮起脚把架子上的卷宗给拿了下来。

卷宗里面的内容沈明安并不陌生,当时吴季同被参受审,沈明安旁听了整个经过,吴季同因为在通州为官时官商勾结被参,证据确凿,吴季同自己也都承认了。

但此时沈明安再把这些东西翻出来看,却发现审案时吴季同的相关资料里根本没有提到他曾在江州任县丞和县令,就好似他是突然变成通州知州的。

不仅如此,在沈家的整个卷宗中都没有出现吴季同的名字,若不是卫博然找出了案卷经手的官吏,沈明安根本联想不到吴季同,也不会注意到他。

吴季同在卷宗中不留名字,是为撇清关系,案件主审人的地方上留的都是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的知县,吴季同作为县丞,却根本没有出现。

但他在案子经手官吏的名单中却躲不过,或者说,除非案子有问题需要重新审理,案子经手的官吏根本不会被翻出来,吴季同不在意这一点,相反,他还可以借此案升官。

沈明安猜测吴季同在江州任县丞和县令的时间并不长,他把这一段经历当作一种过渡和升官的途径,而在成功上任通州知州后,他的这一段任职就被刻意抹去了。

至于为什么要抹去,被谁抹去,沈明安根本不敢细想。

但他怀疑,与沈家当年的案子脱不了关系。

第72章

沈明安从案卷阁里走出来时,外面风雪正甚,细密的雪落在乌黑的瓦檐上,偶有几只鸟雀飞过,立在不远处的枯树枝上。

柳和裕在一旁给他打着伞,搀着他问:“先生,我们现在回宫去吗?”

沈明安心中一团乱麻,他恍恍惚惚地踏进覆着薄薄一层积雪的地上,往前踩去的时候脚下打滑,差点往下栽,幸好抓住了一旁的枯树,又有柳和裕扶着他,才没出事。

站直后沈明安也有些惊魂未定,他抚着腹部,只能走得更小心些。

两旁没有房屋做遮蔽,风雪直往衣领里钻,柳和裕正巧看见方才来时的大厅就在前方,便道:“先生,不如我们从正厅走吧,里面总比外面暖和些,也不容易摔。”

沈明安点了点头,大理寺的厅堂很大,一般用作于会客、审案等,沈明安往里走了一段,听到前面声音有些嘈杂,忽然想到卫博然方才离开就是要去审案的,他与柳和裕要是从里面走,必然会经过审讯的大堂,实在有些不妥。

他正想往回走,转身的时候往堂上看了一眼,却看到了紧蹙着眉的陆辞珩,沈明安几乎就转瞬反应过来,这审的是方知书的案子。

昨天陆辞珩就同他说过已经找到方知书了,今天下午会在大理寺堂审,但昨天晚上沈明安脑中翻来覆去都是自己父母的案子,一整夜都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等寅时陆辞珩去上朝了以后就起身来大理寺了,就没有细想这件事。

刚才卫博然离开前犹豫着没开口,大约就是想同他说陆辞珩也在大理寺。

方知书的案子是三司会审,除了陆辞珩和卫博然以外还有刑部尚书和作为监察的督察院的吕御史同审,足以可见这个案子的重要性。

方知书此案牵涉官员腐败受贿的问题,影响重大,沈明安先前就一直十分在意着这个案子,此刻也想旁听,但若是陆辞珩问他为什么要来大理寺,沈明安解释不清楚,斟酌片刻后还是决定从外边绕路走。

还没走几步,就听到跪在堂下的人不以为意地轻轻笑了声,“大人,小民只是年纪大了,膝下又无儿女,就想着能有个孩子来给自己养老送终,连这也不行吗?”

那声音嘶哑粗糙,十分熟悉,沈明安永远也忘不了,他僵在原地,遍体生寒,浑身都颤栗不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